回顧2022,是Drifters’ 成立第5年,在潛水環境、硬體設備、潛水活動規劃、技術等,都是穩定核心很重要的一年,一路走來,也謝謝眾多好友、學生的支持,我們還需要更多努力與進步,心中無限感恩。
這段日子的忙碌,用照片來回顧部分點滴,有更多的回憶,IG我們都有記載哦。


































總之,感恩2022的發生~準備迎接2023
接下來,蝦米會再精進潛水技術,期待可以提供更多的潛水活動給大家,側掛潛水、乾衣潛水我們明年見!!
先預祝大家新年快樂,2023 我們繼續瘋狂潛!
回顧2022,是Drifters’ 成立第5年,在潛水環境、硬體設備、潛水活動規劃、技術等,都是穩定核心很重要的一年,一路走來,也謝謝眾多好友、學生的支持,我們還需要更多努力與進步,心中無限感恩。
這段日子的忙碌,用照片來回顧部分點滴,有更多的回憶,IG我們都有記載哦。
總之,感恩2022的發生~準備迎接2023
接下來,蝦米會再精進潛水技術,期待可以提供更多的潛水活動給大家,側掛潛水、乾衣潛水我們明年見!!
先預祝大家新年快樂,2023 我們繼續瘋狂潛!
這段期間大家不能出國,想潛水的人,紛紛跑向東台灣與南台灣,大家都覺得,綠島蘭嶼水很清,潛水最棒、小琉球有海龜CP值最高。
還有個地方,一個雖然有點遠,但開車就可以抵達,一個有很多風景區可以遊走,大街可以閒逛,文青店可以發懶,網紅店可以拍照、古色古味中暗藏著許多寶物的古城,天氣總是晴朗,四季總像春天———-恆春。墾丁。
能見度好不好,還是必須要親眼看見,當然,所有地方都有能見度不好的時候,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只有永遠的5米墾丁或30M綠島蘭嶼,海龜也不是只有小琉球綠島才看得到。
兩支不一樣的潛點,都有2隻以上的海龜可以看
隔天的船潛,遠本以為這幾天風浪大,也不期待會太好,船一開出碼頭卻讓人驚嘆。
第一潛的小咾咕斷層,水質清澈透明,用Gopro hero 4遠拍,都可以把人臉拍得清楚,可見這個水質,好得沒話說。
極度茂密的大海扇,可以當棉被蓋了
你覺得,這樣的乾淨度,值不值得你們親自來探訪?
一直都不覺得台灣的海域會輸給國外,天然的水域不管地形或生物種類得天獨厚,最大的劣勢是我們強大的漁業暨能讓我們必須要到國外潛水才能夠看見大物。
是否我們可以從這一代開始教育我們的孩子,看到海洋生物不再問“這可以吃嗎?”、“這好吃嗎?”、“可以當生魚片嗎?”、”可以抓嗎?“ 之類的。
動物沒有不值錢,我們人類也是一種動物。
歡迎一起守護海洋,不用高調說明,請用行動表示即可。
相關資訊參考有
這些都是非營利組織,向民眾募款來守護海洋,如果每人稍微進一份小小的力量,2千3百萬人就有大大的力量。
感謝決定要船潛的兩位潛水女孩,陪Drifters’ 再次看體驗到墾丁潛水驚人的能見度,水清無流。
雖然疫情紛擾,讓全球人類暫停所有活動,在家好好防疫與休息,熱愛大海的我們熱情不滅,當然,在參與活動期間,還是要做好社交距離控管與避免群聚。
這段期來Drifters’ 潛水的朋友們,都各自住在私人空間,只有潛水時大夥才碰面,暫時忘卻陸地上的憂慮,跳入湛藍大海鬆口氣。
這次來的潛友,有上課考證,有Fun Dive,有體驗潛水,有太久沒下水來複習的,不管怎麼樣,潛水這件事還是要想到就做一下才不會遺忘唷?
Neco、Zoe帶朋友一起來Fun Dive,一年沒下水不是問題,只要熱愛大海,很快就會與大海有所連結。
立銨 & 晞霖,一個資深的OW潛水員陪另一半來完成OW課程,恭喜晞霖,這麼多年總在陸地上陪著立銨,現在也可以手牽手下水吐泡泡,一起享受大海的美麗。
毅安與雅馨,謝謝你們帶了朋友一起來投回大海懷抱,期待下一次再相見,我們一起探新的點。
維多 & 烏梅,總算見面了,還記得第一次相見是在馬爾地夫,回台北後也一起在東北角下水,說了好久,這一次,終於在墾丁碰面,期待五月的再次團聚。
Valley & Patty 從小琉球到墾丁再回到台灣,每年一定會碰面,我們總可以天南地北的聊天,各行各業,話題不間斷,這就是緣分,每次來,我們都要好好調整姿勢與控制呼吸,期待下一回的進展。
在水下很開心,但對於Drifters’ 來說,更珍惜的是與每一位相遇的緣分,也因為有大家,我們繼續更新我們的動力與創新,這一回更新的環境,下一回,我們期待與大家一起譜出更好的樂章。
Kelly, 原本很怕水,但在體驗潛水後,決定於11月底報名Open Water Diver Course初級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要嘗試全新的感受。當時的三天,風和日麗,水溫還算適中,我們也順利地完成了所有技巧練習,面鏡脫著、無面鏡水下踢動都不是問題,但因為Kelly覺得自己的身體還是太過僵硬,在討論後,建議Kelly再找一天回來多做2支潛水,讓身體能夠更適應在水下的狀態。
其實這樣的理解很好,一個合格的潛水員,在課程中不是以完成技巧跟氣瓶數為最終目標,有些人就算潛了30支,但姿勢不對,中性浮力不好,在水下就是有風險。
如果無法自主的控制下潛、懸浮、安全停留、水下身體姿態、上升,那又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潛水員,並不是猛踢跟著教練或導潛踢完一圈回來就好,你可以能已經扼殺了很多珊瑚礁跟微小的海底生物了!
當你在欣賞海洋生物時,你能不能夠一邊欣賞,一邊控制呼吸、浮力、方向,當然,還是要能注意教練或導潛或潛伴在哪,這樣才能好好的享受一場美妙的海底之旅。
Kelly 一開始還沒能掌握自己在水下的狀態,畢竟距離上一次上課已經隔了2周,但水性愈來愈好的她,也很努力的讓自己的身體能與大海融合,第一潛,由教練協助進行身體轉向、懸浮姿勢,結束後的解說與檢討,Kelly也非常融入,第二潛,很快地在下潛後就能控制自己的姿勢與浮力,看的教練不亦樂乎,可以了!就是這樣。
潛水其實不難,技巧不是太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我們繼承了在陸地上的慣性行為,到了水下,因為是新環境,我們被制約,你覺得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腳,自己的腰,自己的手,其實,你的身體依然是你的,學會了浮力控制的原理,你想抬腿,你想彎腰,你想翻身,透過海水的浮力反而減輕了你的負重感,所以,在水下把重心拉回你自身吧!
恭喜Kelly,也謝謝你願意聽教練囉唆這麼多,但很開心一起陪你從緊張的放鬆然後完成所有的訓練,辛苦你了~你很棒,接下來,期待一起吐泡泡囉!!!
期待大家的加入~一起感受海洋的魅力。
雖然說墾丁大部分是四季恆春,但冷氣團來臨時,東北季風的威力也會讓我們穿上羽絨外套,然後只想裹在被窩裡。
11月蝦米從沖繩回國後,東北季風衝刺整個台灣,陸地溫度因為冷氣團降臨溫度遠低於海水的溫度,泡水不冷,刺骨的是上岸後面對的風速直衝腦幹細胞。
但當然也不是所有時候都是東北季風,當豔陽高照時,風,就成了我們的好朋友。
11月,豔陽高照,防寒衣不需要太多層😆😆😆
12月開始,冷氣團威力增加,有時還溼冷
但也可能突然間的24小時後,再度豔陽高照
很多人會問,冬天的墾丁還可以潛水嗎?
答案是—> OK,可以的。
但是計畫潛水時,建議還是要預先查看氣象,盡可能避過冷氣團來臨的時段。
真的很冷的話,在沒有充足的保暖裝備可使用的情況下,必須評估自身可以抗寒的程度再來決定是否要進行該次潛水。 水下或岸上失溫都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衝擊,潛水,應該是舒適享受的唷。
要計劃12月或1月潛水的你們,不妨跟蝦米問問,安排潛水時間與做好防寒的準備,讓我們一起開心潛水,舒服玩樂!